前言华夏理财
钱交了,老板跑了,货没了。
浙江嘉兴的钮女士原本满心期待新家的模样。她攒了好几年的积蓄,拿出13万2在当地一家大型全屋定制门店订了衣柜和房门,憧憬着搬进新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
可没过多久,她发现装修迟迟没动静,联系门店设计师才得知,门店老板已经人间蒸发,13万余元的订单款像是扔进了水里,连个泡都没冒出来。
像钮女士这样被坑的消费者还有一大群,涉及金额甚至高达上千万。
普通人攒钱装修个家,本是件开心事,可如今却成了提心吊胆的冒险。
到底怎么回事?家装行业为何接连翻车?
行业变天
6月23日,嘉兴一家装修商场里挤满了愤怒的消费者,手里攥着付款凭证,满脸写着无奈和气愤。
说起涉事的门店的老板刘小成,那可不是小角色。
他代理了兔宝宝、TATA木门、这些大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门店遍布好几家建材市场。
可谁能想到,这位“成功人士”一夜之间跑得没影儿,留下一堆烂摊子。
受害者里,要属钮女士的遭遇让人揪心。她近14万元的订单,原本是要给新家装上漂亮的衣柜和房门,可现在连个板材的影子都没见着。
罗女士花了6.8万元订了橱柜和衣柜,林女士和陈先生分别掏了数万元买瓷砖,结果全都被“受理中”这三个字给糊弄了。
2025-06-30-中国陶瓷网-爆雷!大型陶瓷建材商跑路,全国瓷砖门店或将迎来“关店潮”
品牌方那边一问,说是压根没收到货款,订单根本没生产。
更离谱的是,连门店的员工都没能幸免。
干了十年的销售戴女士被拖欠了4万多元工资,她说华夏理财,老板前段时间还在员工群里宣布破产,然后直接把群解散,电话也打不通。
天眼查显示,刘小成名下有9家公司,4家已经注销,剩下的几家也跟建材相关,可现在人跑了,留下的只有消费者和员工的满腹怨气。
上千万订单没了踪影,只能说最后受苦的还是交了钱等收货的受害者、
嘉兴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全国各地类似的事儿层出不穷,可家装行业怎么就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家装行业的寒冬
要弄明白这乱象为啥这么多,得先看看这行业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
十多年前,那可是家装行业的黄金年代。房地产市场火爆,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瓷砖、地板、橱柜这些建材的需求旺得不得了。
建材市场里,30平米的小店一年净赚三五十万都是平常事。
货车半夜到店,清晨就被抢空,半路截货的事儿都不稀奇。那时候,开个建材店,简直就是躺着数钱。
可好景不长。随着恒大、融创这些房企接连暴雷,房地产市场凉了,家装行业也跟着遭殃。
现在全国陶瓷产能空置率超过一半,生产线闲着生锈,经销商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货,尾款收不回来,门店月月亏钱。
行业乱象
有专业人士分析,家装行业的暴雷,根儿上还是行业模式和市场环境出了问题。
首先就是这预付款的套路,消费者得先把全款交了,钱却不一定能到品牌方手里。
像嘉兴的刘小成,收了钱就挪去干别的,订单自然没戏。这种模式没啥监管,给了不法商家空子可钻。
需求少了,商家为了抢生意,低价竞争,利润被压得跟纸似的,资金链一会儿就崩了。
有的老板撑不住,干脆卷钱跑路。
山东济宁的曾先生就是个例子。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个自称在佛山卖瓷砖的家伙,实地考察后付了1000元订金和2.2万元货款。
结果货没见着,人也联系不上。幸好警方动作快,抓住了嫌疑人刘某,证实这人就是靠虚构信息骗钱的。
还有重庆那家瓷砖店,老板打着“国家补贴”的旗号忽悠亲朋好友和同行,卷了上千万跑路。
福建某建材城也有老板卷了5万元货款,留下空荡荡的门店。这些事儿一桩接一桩,消费者和员工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除了消费者,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仓库里堆着几十上百万的库存,卖不出去就是一堆废品。
尾款被拖欠,资金周转不开,门店还得月月贴钱。有的经销商咬牙撑着,幻想着熬死同行,自己当老大。
可现实残酷,专家估计至少一半的经销商得被淘汰。经销商们转行不知道干啥,库存又舍不得亏本处理,只能硬扛。
可扛得住的又有几个?
消费者的痛
对普通人来说,装修房子是件大事儿,攒了好几年的钱,图的就是个温馨的家。
可现在,交了钱拿不到货,维权还得费尽心思,换谁不窝火?
社交媒体上,受害者们扎堆诉苦,有人差点被骗30万,幸好及时退了款,不然血本无归。
行业接连暴雷,装修公司跑路、全屋定制跑路,现在连卖瓷砖的也跑路,消费者只能感叹:“这行业到底咋了?”
家装行业的这场暴雷风波,让无数普通人吃了亏,也让从业者日子不好过。
老百姓也得学聪明点,选家装公司得挑信誉好的,合同签仔细,付款凭证留好,别一股脑把全款交了。
没事多刷刷社交媒体,查查企业的信用,省得掉坑里。
行业协会也能帮把手,消费者多了解点信息,总比稀里糊涂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