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的舞台设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这个地方不仅关押了各类战犯,还有一些将军级人物组成了不小的势力派系。这里的将军们分成了几个阵营,彼此之间关系复杂。正规将军轻视军统特务,而蒋系的嫡系与地方杂牌军则常常心怀怨恨。文官和武官之间也总是有着说不清的隔阂。特别是蒋系中的嫡系,还分为蒋派、何应钦派和陈诚领导的“土木系”,这些将军级别的战犯间互相敌对,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刘峙。凡是骂老蒋垒富优配,蒋系的许多人都心情不好,骂陈诚、黄维等人也会激起反击。然而,唯独骂刘峙时,这些人都异口同声,在功德林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为了围剿刘峙,竟然动用了四个兵团和八位将军,兵团司令策划,军统精英执行,最后才终于成功地“围剿”了他。
当时,宋希濂带领八个将军拼命追赶刘峙,而沈醉手持明晃晃的尖刀准备动手时,刘峙居然还活得好好的。这个笑话若刘峙听到,恐怕会气得差点吐血,因为蒋总裁曾称他为“福将”,他又怎能容忍这些人把他当作待宰的猪呢?但事实上,刘峙的口碑在当年还算不错。在蒋军中,有两个比较宽容的“婆婆”,一个是何应钦,另一个就是刘峙。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生在世,没有不散的宴席,要给人过得去,要给人以生路。”他的文才也很不错,曾为欧阳修、文天祥等人编过文集,对于古代书信的研究也很深入,他的步兵操典更是倒背如流。此外,刘峙不抽烟、不酗酒、不赌博,品行端正,这些都使得蒋中正非常欣赏他,而其他的中高级将领也对他有较高的评价。可惜,他后来却自毁前程,成为众矢之的。
展开剩余77%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只有两件事能让这些各派系的将军们保持一致的意见:一是调侃、痛骂刘峙,二是积极支持抗美援朝。电视剧《特赦1959》曾提到,黄维和周养浩等人早期希望美军获胜,但那只是暂时的意见变化。在战争初期,这些曾经互相看不顺眼的战犯们意见出奇的一致:“不能打!怎么可能打得过美国人?”然而,嘴上说着不能打、打不过,但真打起来,他们也没闲着。那些与美军接触较多的国民党将领很快聚集起来,将自己掌握的美式装备、战术进行总结,整理成了一篇长达六万字的《美军战术研究》。有相关部门认为这份资料非常有价值,直接送进了中南海。
而在支援志愿军的“炒面粉”活动中,那些不肯写悔过书、不愿骂蒋的将军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头皮最硬”的黄维和文强,他们不仅自己炒得很起劲,还时常监督杜聿明炒面粉的质量和火候。在骂老美的时候,功德林的将军们都十分热衷,尤其是骂刘峙时,大家更是一致同仇敌忾。即便是身在海外的李宗仁,也在回忆录中表露了对刘峙的极度不满:“刘峙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但他身为大将却胆小如鼠,真令人惊异。此人也,生得肥胖垒富优配,性格老实,真是‘庸人多厚福’的典型。”
在抗战期间,刘峙代替李宗仁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结果敌人却在广播中公开嘲笑:“欢迎常败将军来老河口驻扎!”李宗仁也在回忆中提到,抗战初期,刘峙表现最差劲的就是作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他。1937年,刘峙被任命为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负责保定及其周边防线的防守。然而,面对少数敌军的追击,他竟然选择不战而退,一路南逃。随着敌军的逼近,刘峙在固安、琉璃河等地接连失守,最终逃到保定郊外。尽管老蒋让他摆出与日军决战的架势,敌军一炮打响后,刘峙立即决定继续逃亡,导致大量军需物资被敌军缴获。此役失败后,刘峙获得了“长腿将军”的称号。
尽管刘峙因为这次溃败遭到撤职查办,但没过多久,老蒋依然决定再次启用他。甚至连宋美龄都忍不住对刘峙提出批评:“外面议论纷纷,刘峙恐怕不能再指挥作战了吧?”然而,老蒋非但没有听从夫人的建议,反而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刘峙指挥作战是有问题,但他能做到绝对服从。”大家都知道,蒋中正特别偏爱那些听话的庸才与奴才,像薛岳那样能打的将领,他虽然很欣赏,但并不亲近。
在长沙三次会战中,薛岳原本打得不错,然而关键时刻蒋中正却绕过薛岳,直接亲自指挥,结果导致薛岳兵败失去长沙。李宗仁曾提到,薛岳因而心生不满,甚至表示:“我干脆把部队撤到江西去,蒋委员长打电话也没法找我了。”蒋中正当然知道这个心思,甚至在薛岳退岛后,连房租都付不起,还遭到了银行起诉。李宗仁虽然地位比薛岳高,但他有自己的应对方式。他在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前,特意提前对蒋中正打了预防针:“委员长,我很感激您赋予我这个重要的职务,但古人有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希望您不要再直接指挥五战区。”蒋中正笑着答应了:“五战区我不会再指挥了,放心吧。”然而,没过多久,蒋中正还是通过电话对李宗仁进行了干涉,李宗仁无奈地表示自己听不懂蒋中正那口浓重的宁波腔,结果蒋中正逐渐减少了对他的指挥干预。
刘峙与薛岳、李宗仁不同,他始终是口头上无条件服从蒋中正的命令,尤其是在战场上逃跑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实际上,刘峙之所以被调到第五战区,正是因为他想逃避家庭中的种种压力。在抗战初期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时,刘峙屡次在战场上溃败。蒋中正虽然知道他的能力有限,但还是给了他一个高位,直到刘峙因家庭丑闻引起了轩然大波,蒋中正才决定把他调到第五战区。
刘峙一到第五战区,就被周围环境吓坏了。当他看到老河口的司令部建在偏僻的市区里,四周都是菜园子,他就担心起敌机的空袭。李宗仁告诉他,敌机袭击时,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菜园子,而刘峙则满脸惶恐,连敌机来袭的警报声都让他“脚软”。最终,他连续搬了几次家,始终无法安心。而他身边的百姓也因此遭殃,农民的水果、蔬菜常常被军队强行征用,这种情况让他和百姓们的关系日渐恶化。
在刘峙担任第五战区司令期间,日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刘峙依旧选择了逃跑,老河口、襄樊等地的战略据点全被日军占领,直到抗
发布于: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